韓媒稱,談到中國的酒類,一般會想到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韓國最近流行的羊肉串或許還會讓人聯想到中國的青島啤酒,但其實,中國還是一個葡萄酒大國。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公布的數據,中國去年葡萄酒產量為11.5億升,在全球排名第六位。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7月19日報道,葡萄栽培量是中國能夠躋身葡萄酒大國的基礎,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葡萄栽培量已超過法國,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西班牙。
報道稱,中國生產法式正宗葡萄酒的歷史可追溯至125年前。1892年,通過在東南亞經商積攢了大量財富的華僑資本家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山東省煙臺市設立了釀酒公司,開創了中國生產葡萄酒的先河。張弼士從法國引進了120種葡萄苗木,對品種進行了反復改良,并聘用了歐洲一流的葡萄酒技師。不久,培育出了被稱作蛇龍珠的煙臺特有的葡萄品種。以此為原料于1931年開始投產的解百納干紅葡萄酒紅莓和櫻桃香味繚繞、令人回味悠長,已成為張裕葡萄酒的代名詞。張裕葡萄酒銷往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還供貨給英國王室,也是全球主要航空公司在飛機頭等艙上提供的葡萄酒。
中國最早的葡萄酒生產廠現已成為葡萄博物館。尚未投入市場的葡萄酒倉庫內部可儲存3萬瓶葡萄酒、重達15噸,這一亞洲最大橡木桶在訴說著張裕的歷史。解說詞稱,1912年孫中山訪問此地時曾稱贊道,“味道不遜于法國葡萄酒”,館內還張貼他的墨寶。館長于波表示,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了葡萄酒和白蘭地等四種產品獲得了金獎,以張弼士為首的代表團在回國途中訪問了白宮,向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贈送了葡萄酒,這一記錄至今還保留著。
報道稱,煙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葡萄酒的大本營,中國生產的葡萄酒中每三瓶就有一瓶產于煙臺,張裕、長城、威龍等中國的十大葡萄酒企業有六家都在煙臺設了生產基地。于波館長表示,“廣東出身的華僑張弼士之所以在一開始就選擇了毫無關系的煙臺,就是因為他認為煙臺所處緯度與法國的波爾多地區相同,土地、氣候相似,適合栽種葡萄”。近來,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葡萄酒故鄉的企業也來到此地開設葡萄酒廠,黃海沿岸一線約100公里的丘陵地帶上云集著張裕公司與法國卡斯特兄弟公司合資建立的張裕卡斯特酒莊等20多家葡萄酒生產廠。
報道稱,然而,以張裕為首的中國葡萄酒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下最緊要的是在與進口酒類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中國年輕階層比較偏好性價比突出的法國或澳洲產葡萄酒。